我院在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再获佳绩
近日,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完成。经过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在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共计获奖4项。其中,专著成果方面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调研报告方面获得二等奖1项。本次成果获奖充分彰显了我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激发全院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公管品牌”影响力。
以下为我院获奖成果简介:
我学院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
成果名称 |
姓名 |
成果类别 |
获奖等级 |
参保行为与社会资本:嵌入机制 |
吴玉锋 |
专著 |
一等奖 |
中国社会治理十讲 |
雷晓康等 |
专著 |
二等奖 |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研究 |
翟绍果 |
专著 |
二等奖 |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报告 |
聂建亮,曹蓉,吴玉锋 |
调研报告 |
二等奖 |
获奖成果(一)
吴玉锋:《参保行为与社会资本:嵌入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获得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专著为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最终成果,紧紧围绕“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民参保行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从理论到实证再到对策研究的框架结构。专著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分析农民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农民参保行为给出一个非经济因素的解释,拓宽了参保行为的研究视角,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参保行为不仅体现了社会学所强调的文化和规范对参保行为的影响,也兼容了经济学所强调的价值感知和效用驱动的作用,更融合了心理学有关从众心理和风险态度的成果,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构建了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成为参保行为研究的跨学科领域。专著前期学术成果和实践成果丰富。作者前期在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性论文十余篇,对策研究在《经济要参》(国务院发展中心内参)、《中国社会保障》等期刊上刊登。前期成果受到政府重视,相关对策建议两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采纳,作者被邀请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全国城乡居保业务培训班讲授《农民参保行为》课程,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获奖成果(二)
雷晓康 马子博等著:《中国社会治理十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获得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成果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对社会治理理念的升华、对社会治理工具的优化以及对社会治理路径的重塑,同时亦契合了新的时代要求与历史使命。研究成果正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面以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回应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外延、理论渊源、内容要素以及型构路径。该成果打破既有研究对静态的社会治理制度政策体系的过度关注,转而寻求基于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多元主体间“关系”的界定与重塑来实现社会治理格局的动态均衡化。其中,“共建”指向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聚合;“共治”表征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一协商一合作”;“共享”显现为利益相关者的资源配置与差序“满足”通过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建共治共享”的行为互动,最终使得社会治理六大要素环境要素(公共安全体系)内生要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支点要素(社区治理)、内核要素(人民政治权利)、工具要素(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标尺要素“美好生活”体验度评价)——呈现出均衡有序状态。
该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网、公共管理共同体的公管荐书栏目、客家新闻网、看点快报网等多个媒体的热书推荐,并入选长安街读书会的第20191107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围绕该成果有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方面的核心观点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权威期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理论学刊》《山东社会科学》《我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期刊上发表,被多次引用转载。围绕该成果撰写的《重大突发事件城市应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路径研究》建议,获得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姜锋批示。在“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公共治理的中国场景高端论坛”、“第十三届公共治理青年论坛”等多个学术论坛上对该研究成果的观点进行发言,得到学术界同行的极大关注和积极评价。以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研究论文《韧性能力何以实现:社区风险治理的结构调适与功能复合》获得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1年会征文“优秀奖”。该成果在实践应用中,由雷晓康教授指导的“民政爱民,公管践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获得全国百强团队和陕西省优秀团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成果从宏观角度明确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发展路径,对重新审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时代环境,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获奖成果(三)
翟绍果著,《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19年1月出版,获得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成果对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实证和对策的前瞻性研究,可以丰富完善社会保障研究的学科架构和内容体系,推动健康保障领域的深入系统研究, 以期促进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障学科的良性发展。对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相关理论的梳理与 剥离,提炼出健康资本与健康公平理论、健康生产与健康管理理论、合作秩序与合作收益理 论、可行能力与社会治理理论四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为具体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学理性 支撑;从风险研究的视角提出了“健康风险→健康需求→医疗服务→健康保障”的逻辑链条,阐明了健康保障制度产生的根源是由于健康风险的客观存在,为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实 现提供了逻辑起点;以卫生经济、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的分析视野研究了国民健康保障的作 用机理与发生机制,使得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实现具有了相应的理论架构;弥补了学界 当前对健康保障制度理论研究的缺失,对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系统 研究,为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学理依据。同时,梳理和分析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健康保障的均等化现状,并探索实现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机制与路径,提出的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系统化路径和结构性策略,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和路径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政策参考意义。
研究成果有关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等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前期在《Globalization and Health》《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经济管理》等 SSCI 和 CSSCI 期刊上发表,多次被引用转载,并在社会保障国际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言后得到学术界同行的极大关注和积极评价,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的研究报告《医保待遇与支付改革研究》获得国家医保局肯定,对国家编制“十四五”医保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成果的前期调研报告《基于满意度调查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绩效研究——来自镇江、东莞、成都、神木、银川的实证分析》获得人社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优秀奖;以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研究论文《健康贫困的协同治理:逻辑、经验与路径》被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评为三等奖。随着全民医保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研究成果所提出的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以及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理念、目标、路径与策略将会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重视,预期将会产生更加重要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获奖成果(四)
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报告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通过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保护弱势群体、激发乡村治理主体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助力陕西省乡村振兴。但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覆盖面有盲点,参保群体积极性有差异;经办服务建设不完善,服务质量不够高;最低缴费档次参保比例过高,养老待遇水平偏低;基础养老金增长缓慢,保障能力有限;政策统筹层次低,安全监管有风险。为更好助力乡村振兴,陕西省需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保,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强化经办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省级财政补贴力度,增强基础养老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最低缴费档次,确保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确保基金安全与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