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第15期正学报告会暨第3期导师开放日活动举行,我院公共政策与管理系陶俊副教授以 “双碳目标与转型政策创新”作了主题分享活动。公共政策与管理系伍勇副教授和相关专业学生聆听了整场报告。
首先,陶俊老师以近期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和拉闸限电两个现象为例,分析上述现象与双碳目标的关联,进而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会议主题。习近平主席于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力争于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随后又在相关国内外重大会议上完善了具体排放指标,重申了中国践行绿色转型发展的庄严承诺。
整个报告分为双碳实践和转型理论两个部分展开。在实践报告部分,陶俊老师介绍了双碳的含义,分析了温室效应与碳减排的关系,指出推动碳中和战略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修复和人民健康的作用。随后,报告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总结了双碳政策近30年的关键发展脉落,结合能源双控政策、碳市场、专精特新、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学研合作等多元政策实践案例阐述了我国近年来在能源安全方面实施的“四革命一合作”政策情况,梳理了我国在消费、供给、技术、体制和国际化合作方面的初步行动策略。
减少碳排放是碳中和的重要内容。碳排放主要是由经济与生活发展依赖大量能源消耗,特别是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的极端使用所引起的。为此,减少碳排放本质上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基于这一逻辑,在报告的理论环节,陶俊阐述了国际转型政策领域对此方面的学术贡献以及未来的政策研究机遇。报告分析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提出的转型性创新政策(Transformative innovation policy,缩写TIP)的理论内涵及其进化逻辑,随后重点介绍了多层透视理论框架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以Research Policy,Energy Policy,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等期刊近年来的转型成果作了进一步说明,总结了转型性创新政策的现实意义,最后从双碳战略地位、转型研究主题、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向与会师生展望了本领域的未来前景。
会后,伍勇老师就转型性创新政策的有关概念和能源双控现象提出疑问,陶俊老师对此进行了解答。整个论坛持续了1个多小时,与会师生表示该领域对于推动我国未来中长期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期待转型政策学者在这方面取得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