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与治理图景”
2019年3月20日下午3点,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在长安校区西学楼13层会议室召开我学院学术与谈会(第16期)“公共问题与治理图景”。本次学术与谈会由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马子博老师进行主讲,召集人是我学院翟绍果教授。参加此次学术午餐会的还有我学院雷晓康教授、王淑珍教授、何君安副教授等三十余位教师和学生。会议开始,翟绍果教授向参加本次学术午餐会的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马子博老师给与会的师生分享自己关于公共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绘制”我国未来治理图景,并和与会各位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获得在场各位师生的一致好评!
会议开始,马子博老师首先给大家自己关于公共问题的的看法,认为公共问题是公共价值的现实表征并从公共价值的凝结、公共价值的表达、公共行为、公共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来深入分析公共价值的实质。接着,马老师从“政治-行政二分”到后现代公共行政梳理了公共行政学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对治理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他认为公共行政的价值失序是“治理”莅临的理论背景。随后,马子博老师分别从福利国家的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危机、全球化三方面阐释了治理理论得以催生的现实背景。
接着,马子博老师对“治理”一次进行谱系分析。并给在场师生分享治理的四种类型,即网络治理、自主治理、整体性治理、多层治理。他认为网络治理是基于组织利益的自主联动,各利益主体愉悦互动经验的累积,在网络中进行着物质、技能、信息等交换。而自主治理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自主治理中包含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可信承诺、相互监督等治理方式。马老师认为整体性治理是一种以高效回应公众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以职能耦合、资源共享、冲突协调、信任建立为运行机制的理论典范。而多层治理意味着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与责任的重新界定,权力进行垂直转移,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转向自下而上的需求诱导和政策的平行扩散。此外,马子博老师还从价值、主体、组织、工具、目标清晰地勾勒了不同类型的“治理”的一般特征。
在分析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梳理不同的“治理”类型的基础上,马子博老师结合中国实践,讨论治理理论中国本土适应性问题,分析西方治理论的如何本土化,以为我国治理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最后,马老师认为“治理”必须及经过适应性迁移改造才能使其在中国发光发热。因此,他前人研究基础上,创造性的描绘了治理理论一种中国本土化的治理图景——差序治理。最后,马老师从元治理、次级治理以及整合治理三个层面来向大家阐释差序治理的内涵。
学术与谈会讨论环节,在场师生纷纷就“治理”主题发表看法,互相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讨论氛围非常浓厚。至此,我学院第16期学术与谈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