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鹏:管理学硕士,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讲师,E-mail:liruipeng8706@163.com
为全面防范、杜绝可能的传染源进入儿童福利机构,确保机构内儿童和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对疫情防控关键环节严防死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儿童福利机构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方面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信息传达的时效性
民政部门儿童福利处应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各级通知,明确防控任务,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对儿童福利机构迅速传达通知要求和防控工作任务,要求机构实时对儿童进行监测和防护。
二、加强领导工作小组建立及职责落实
儿童福利机构要成立以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领导小组可下设行政、医疗、后勤等工作小组,集中医护力量,落实后勤保障,全力开展防控工作。
三、制定应急预案
按照应急防控指挥部门要求,结合机构内儿童养育实际情况,制定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工作原则、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应急规程和工作要求,把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组、每一个人。
四、完善部门联动机制
充分发动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力量。联系儿童督导员,了解辖区内困境儿童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重点关注因疫情导致儿童无人监护的特殊个案,确保“发现一人,安置一人”。未保中心应密切加强与各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联动,协同处理,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链接资源提供临时照料。
五、优化服务方式
发挥困境儿童专家团队作用。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困境儿童专家团队,设医疗、儿童心理、教育、法律、社工、其他等6个专家组,由困境儿童24小时救助保护服务热线连线进行分类转介,一对一连线解决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现实困惑。建立困境儿童监护情况跟踪制度。成立困境儿童监护情况跟踪工作小组,对特殊困境儿童家庭逐一电话访问,建档造册详细记录重要信息,及时跟进,协助获取所需服务资源。向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出关爱困境儿童倡议书。积极倡导社会组织为困境儿童在临时困境、防范疫情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社会支持。
六、防控措施
(一)宣传防控知识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防控知识,提高员工及院内人员的防控意识;封闭期间门口要有人值守,且在明显地方张贴公告,除员工及后勤车辆外,所有外来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机构,进入机构的人员、车辆要进行检查和消毒;儿童福利机构要设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栏,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冬春季传染病,讲解防范病毒传染知识等,在机构内加强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儿童的疾病防控意识。动员社区、村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通过电话、微信群、广播站等方式,逐一督促辖区孤困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妇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宣传自我防护常识,了解其家庭生活状况。
(二)实行封闭管理
儿童福利机构暂停接待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各界来院参观慰问。取消所有外出及机构内集中性活动。加强对入院、进站人员的排查力度,明确外出人员外出期间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入院以后个人身体情况,有无发烧、咳嗽等异常情况。所有进入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值班室测量体温,如出现异常,迅速离岗,按要求进行报告并自行隔离观察。对离院探亲的孤儿,及时进行电话、微信跟踪回访,告知本人及近亲属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并采取返回机构前隔离观察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三)划分管控区域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将机构内区域划分出更衣区、清洁区、隔离区等区域,各区履行各自防控工作具体规程,开展分级防控管理。院内有医护人员的,要开辟医护人员专用休息区、进餐区,由后勤人员集中送餐,减少医护人员外出感染风险。
(四)设立隔离区域
新进入机构、外出治疗接回的儿童,在机构隔离区内进行医学观察,提前把控风险,杜绝交叉感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时,应立即戴上口罩就医,同时报告所属民政部门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
(五)严格执行防护流程
实施监测消毒机制、分区隔离机制、日常消毒机制、规范护理机制和院外儿童管理机制,所有人员进入儿童福利院区前进行体温监测、基本消毒、更换口罩,进入儿童生活区域,先在清洁区更换工作服,所有工作区域、儿童居住区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督促儿童及时洗手、皮肤消毒,对衣物及时清洗消毒,保持好儿童及家长、职工的个人卫生。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加强消毒和通风,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处理工作。落实进入机构消毒流程,所有员工进入机构前在门口用消毒洗手液洗手、消毒,更换口罩,脱外套挂在通风处,背包类及其他随身物品集中存放,不得带入儿童居住区。口罩一般4小时更换一次。不得多名儿童同用一套餐具,减少儿童交叉感染机率。
(六)规范开展儿童护理
按要求开展儿童护理,做到刷牙、喂饭等护理前均用消毒洗手液消毒,戴口罩作业。规范护理流程,不得多名儿童同时使用一套餐具,减少儿童感染几率。加大儿童医疗救治、日常康复监测力度,减少儿童发热现象发生。
(七)舒缓员工和儿童情绪
重视加强员工和儿童心理调节,通过收看电视、播放音乐等方式纾解焦虑恐惧情绪,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八)保障物资供应
儿童福利机构按规定采购和储备员工及入住人员防护物资、生活物资,确保生活正常有序;分批购置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温度计等医疗物资,按规定储备儿童及员工生活物资。
(九)强化应急保障
强化值班执勤和备班备勤制度,按规定比例配足工作人员并落实到个人,值班领导通讯工具全天开机,随时准备处理应急状况。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机构内服务巡查频率,并做好记录。发挥困境儿童24小时救助保护服务热线作用。以热线为服务载体,转介区未保、专家、街道、社会机构等资源,保证热线畅通,及时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服务。主要针对困境儿童群体进行线上防疫知识宣传、心理减压等线上关爱服务。同时,为帮助困境儿童家庭了解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健康等知识,减轻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帮助大家积极、理性地应对疫情防控。整合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法律咨询、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社工、教育等服务。
(十)落实监测和报告制度
建立困境儿童监护情况跟踪制度及个案上报机制。儿童福利院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每日的疫情监测报告。成立困境儿童监护情况跟踪工作小组,对特殊困境儿童家庭逐一电话访问,建档造册详细记录重要信息,及时跟进,协助获取所需服务资源。建立早中晚检制度,发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患者时,及时报告所属民政部门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尽早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并做好记录,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孤困儿童如若出现疫情症状及时上报,协助就医。儿童福利机构与寄养家庭保持联络,并详细告知家庭如何做好寄养儿童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疫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