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推进包括应急管理在内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应急管理现代化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保证,需要持续围绕应急管理体制和体系建设两个主要方面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社会动员作为应急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已经在多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大应急”现特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动员机制构建研究》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论文观点精粹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危机的叠加效应和衍生效应进一步凸显,公共安全形势日渐复杂多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为新形势下的迫切任务,亟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完善社会动 员机制便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构筑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网,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动力因素。有效动员社会成员参与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是打赢应急处置战的关键。
动员已经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从最早的政治、军事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动员”。在公共管理领域,社会动员特指政府或社会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目标,采取行政、政治、网络等方式,启动并协调社会人力、组 织、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社会动员因其强大的组织基础、丰富的资源禀赋、广泛的参与性,可以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社会动员能够动员和依靠一切潜在的社会力量和合作伙伴,将各种独立的、分散的项目活动整合到一个广泛的基于社会发展的战略框架内,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社会动员成为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策略。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可以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补充应急管理所需的应急物资,有效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效率,降低应急管理成本,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加快实现应急管理目标。
社会动员机制是社会动员发起者和被动员者之间确立的一种相互合作的规则,通过这种制度化的合作,促进、维持、制约动员过程中的各参与方,以保证社会动员过程的规范化,实现社会动员的应急管理目标。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从事前预防预警、事中研判处置、到事后恢复重建,都需要社会动员全流程全过程的规范有序参与。总而言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动员机制应从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响应、善后恢复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作者简介】
雷晓康,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社科拔尖人才。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陕西省人民政府立法专家、陕西省应急管理专家、陕西省人大社会建设工作专家、陕西省公共文化专家、陕西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专家,陕西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省情研究院副院长。
【原文出处】
原刊:《四川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转载:《新华文摘》网络版,2020年第21期,总第105期,P36-43。
所属栏目:政治。
【基金项目】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委托课题“城市社区智慧化治理的体系构建与路径优化研究”(MCA20200556)、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优秀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研究及西北地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