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峰 完善疫情决策参与渠道,建构科学协商合作体系
本文最早刊发于我校民生福祉与老龄健康智库简报"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特刊"中,经作者修订后重新刊发。
汹汹疫情事关万兆黎民生计,如何引导公众理性参与、发动全社会力量协同合作,对打赢疫情攻坚阻击战至关重要。
一、重点强化疫情决策的政府性参与渠道建设。第一,落实政府调研渠道。各级政府在疫情决策中,务必深入基层、问题发生地等进行调查了解、数据分析和统计研判。第二,畅通重大决策公示渠道。政府在发布数据、制定重大疫情应对政策时,应当向社会公开说明,允许社会成员参与讨论并表达意见。第三,常态化推进专家咨询渠道。专家智库在疫情应对中具有重要甚至关键作用,必须通过定期协商座谈、问政会等方式,实现专家咨询常态化以促进决策科学化。
二、以知识引导疫情网络舆论。“互联网+”时代与疫情防治的碰撞,产生了巨大信息不对称,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对公众舆论的引导。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精英群体涵盖更广,既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专家,也泛指学识背景、社会地位、经验经历、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比普通大众占优的群体,还包括在特定领域具有专长的知识型新媒体(如某些医疗平台app)等。其知识性、理性和独立性强,正在成为疫情舆论重要触发机制、发力点和平台,应当督促其实现严格自律和他律,发挥其在重要信息的披露、关键性评论阐发等方面的信息高地和传播主导角色。
三、推动疫情治理多层次协商合作。一是普通公众间的协商合作,尤其是发挥亲缘地缘关系对疫情防治的影响力,形成多维度、开放性、散点式“疫情防治信息扩散”;二是普通大众与知识精英之间的协商合作,知识精英从大众那里获得广泛信息并对其问题做出回答,完成弱双向性、半开放、直线式“疫情科学信息普及”;三是知识精英间的协商合作,将知识资本转化为治理资源,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共同体网络,孕育出疫情防治“知识库”,完成双向性、封闭式、全面的“疫情信息互换”,成为政府决策和公众信赖的最重要的科学信息资源高地。
【作者系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博士,副教授,E-mail:sunfeng0405@163.com】